昔日芯片大牛股,官宣退市!
6月28日晚,深交所宣佈*ST左江(維權)(300799,下稱左江科技)終止上市。“史上最貴ST股”,號稱“對標英偉達”的左江科技,最終黯然離場。
據悉,左江科技2019年10月登陸創業板。作爲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其自2021年起,就開始不斷披露“可編程網絡數據處理芯片”的研發,作爲稀缺的DPU(數據處理器)概念股,即使業績下滑嚴重,股票披星戴帽,股價也一路看漲,去年7月一度漲到299.8元。
然而,2023年11月24日,證監會宣佈對退市風險公司左江科技立案調查。今年1月30日,證監會通報左江科技2023年披露的財務信息嚴重不實,涉嫌重大財務造假。於是左江科技股價迅速跳水,截至其停牌前最後一箇交易日,左江科技股價只剩6.94元,總市值7.08億元,還有1.2萬戶股東。股價較去年7月的最高點已跌了97%。
值得一提的是,左江科技在去年第四季度股東戶數增長超過1.3萬戶,而這正是*ST左江股價從高位轉跌的時候。進入2024年後,這些新進入的股東無論何時退出,都難逃脫被深套的結局。
據大衆證券報,上海市信本律師事務所趙敬國律師根據已有公開信息初步判斷,凡於2023年12月4日之前買入*ST左江股票且有持倉,無論在2023年12月4日及之後是否賣出該股票的受損投資者,或可向公司索賠。
“史上最貴ST股”被終止上市
涉重大財務造假被證監會調查
6月28日晚,深交所發佈公告,決定*ST左江(300799,下稱左江科技)終止上市,7月8日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具體來看,深交所公告稱,*ST左江2022年度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的淨利潤爲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公司股票交易自 2023年5月4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今年4月29日,公司披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的首個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顯示,2023年度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的淨利潤爲-2.23億元,且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後的營業收入爲5217.27萬元;同時公司2023年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觸及相關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28日晚,左江科技公告稱,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退市整理期起始日爲7月8日,預計最後交易日爲7月26日。公司股票於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摘牌,股票終止上市。
去年A股市場誕生了“史上最貴ST股”的神話,左江科技股價從不到百元上漲至最高299.8元。因爲左江科技搭上了DPU(注:以數據爲中心的專用處理器)芯片的概念。在芯片業內,DPU被認爲是新的“第三顆主力芯片”,DPU主力廠商是以英偉達爲代表的國際巨頭。自2021年起,左江科技不斷披露“可編程網絡數據處理芯片”的研發。左江科技切入DPU芯片,這爲股價提供了巨大想象力。
然而,就在2023年11月24日,證監會卻宣佈對左江科技立案調查。2024年1月30日,證監會的通報顯示,現已初步查明,左江科技2023年披露的財務信息嚴重不實,涉嫌重大財務造假。該案目前正在調查過程中,證監會表示將盡快查明違法事實,依法嚴肅處理。
從證監會的表述看,主要涉及公司2023年披露的財務信息嚴重不實。從2023年左江科技披露的信息看,最重要的是5100萬元網卡合同履行情況,收入確認與否對其保殼至關重要。這“5100萬元合同”的網卡是慶陽市衆源時空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衆源時空)通過旭輝科技從左江韶關採購的2萬套網絡適配設備。
在此之前,左江科技向深交所報備了旭輝科技與左江韶關簽訂的採購合同,明確旭輝科技以5100萬元向左江韶關採購2萬套2*25G網卡。在2023年12月左江科技三季報問詢函回覆中,公司稱已按《服務器網卡採購合同》約定將2萬套網卡發貨至旭輝科技,旭輝科技已簽收,但尚未確認收入。
研製芯片號稱“對標英偉達”
投資逾10億元的項目地塊雜草叢生
2023年以來,GPU憑人工智能“起飛”,A股一度“聞AI即漲”,不少投資者因此看好左江科技。然而,左江科技下場參與的DPU產業、業內人士口中的“第三顆主力芯片”,與CPU和GPU相比,還是個新詞,應用場景上也有不小的差距。芯謀研究高級分析師張彬磊對DPU概念做了進一步介紹:由於數據傳輸速率越來越高,傳統CPU在處理數據、圖像等內容時壓力更大,效率也受到影響,能卸載CPU部分負擔的GPU應運而生。在市場對算力需求逐步擴大的背景下,給CPU卸載更多任務的DPU開始受到關注。
2021年起,左江科技便不斷披露“可編程網絡數據處理芯片”的相關研發信息。作爲左江科技DPU研發的主力軍,左江科技控股子公司成都北中網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中網芯)還在2023年接連迎來了新的投資方。2023年2月7日,左江科技公告稱,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中網芯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入海南量子永昌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都鼎興量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新投資方。三個月後,青島鼎量數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及青島芯啓萬聯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也成爲了北中網芯的投資方。
資本助力下,DPU被左江科技造了出來。根據左江科技官方微信消息,2022年11月,鯖鯊NE6000系列網絡數據處理芯片(DPU)研製成功,NE6000是國內首顆可提供25G和100G接口能力的自主可控芯片,也是國內首顆擁有200Gbps的數據平面可編程的網絡數據處理芯片。同時,左江科技還在回覆2022年年報問詢函時稱,NE6000與國外同類產品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芯片工藝不同,NE6000研製對標英偉達(Nvidia)2020年推出的上一代Bluefield2 DPU。
左江科技在年報中表示,基於可編程網絡數據處理芯片的高速網卡開展了與CPU廠商、操作系統廠商及服務器廠商的生態適配,並通過多項兼容性認證,取得了部分國內服務器大廠的物料編碼,標誌着以公司可編程網絡數據處理芯片爲底層支撐的高速網卡產品在行業兼容和適配上邁上了新的臺階。同時基於可編程網絡數據處理芯片爲客戶進行了多款高速網絡設備的研製,配合多家央企開展了基於NE6000芯片的網絡安全平臺的研製,其中部分已完成研製,項目實施落地並完成驗收。
手握幾個“首顆”還號稱對標英偉達相關產品,左江科技股價一路“狂飆”,最高漲至近300元/股。然而,流片將近一年,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除了一筆尚不知能否在2023年度確認的交易外,左江科技的DPU芯片銷售收入就再無其他。
2023年12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左江科技控股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法定代表人與客戶股東同名,背後有一張犬牙交錯的商業關係網。這張複雜的商業關係網指向韶關市算力產業協會、其主要會員單位廣東寶華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當地大型建築公司——韶關市住宅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趕到“5100萬元合同”網卡終端項目地——衆源時空大數據雲中心,發現公告中投資逾十億元的項目地塊雜草叢生,尚無開工的跡象。
記者在北京實地探訪左江科技芯片銷售客戶,發現其公開的通信地址,有的已是別家企業入駐,有的深藏住宅區且無人響應;接聽公開聯繫電話的人士稱其已不在該公司。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