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線圖基礎知識及應用
K線由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四個價位組成,開盤價低於收盤價稱爲陽線,反之叫陰線。中間的矩形稱爲實體,實體以上細線叫上影線,實體以下細線叫下影線。K線可以分爲日K線、周K線、月K線,在動態股票分析軟件中還常用到分鐘線和小時線。K線是一種特殊的市場語言,不同的形態有不同的含義。
一、 K線基本含義
K線又稱陰陽線、棒線、紅黑線或蠟燭線,起原於日本德川幕府時代(1603-1867)的米市交易,經過200多年的演進,形成了現在具有完整形式和分析理論的一種技術分析方法。
二、 K線基本型態應用
從每日的K線圖的形態上,我們可以作出以下大致的判斷:
1. 大陽線,表示強烈漲勢。2. 大陰線,表示大跌。3. 多空交戰,先跌後漲,多頭勢強。4. 多空交戰,空頭略佔優勢,但跌後獲得支撐,後市可能反彈。5. 多空交戰,多頭略勝一籌,但漲後遭遇壓力,後市可能下跌。6. 多空交戰,先漲後跌,空頭勢強。7. 後轉信號。如在大漲後出現,後市可能下跌;如在大跌後出現,則後市可能反彈。8. 反轉試探,如在大跌後出現,行情可能反彈;如在大漲後出現,則應保持冷靜,密切注意後市之變化。9. 表示多頭稍占上風,但欲振乏力,後市可能下跌。10. 先上漲後下跌,空頭略佔上風。11. 俗稱大十字,表示多空激烈交戰,勢均力敵,後市往往有所變化。12. 小十字,表示狹幅盤整。
應該注意的是,單個K線的意義並不大,而應該與前些日子的K線作比較才具有意義。
綜合K線型態,其代表的多空力量有大小之差別;以十字線爲均衡點,十代表多方力量最強(空方力量最弱),一代表空方力量之最強(多方力量最弱)。
三、 K線中長期基本型態及運用
上面介紹過K線單日的股價強弱變化,那麼,對於中長期的股價變化,如何利用K線再加以判斷呢?首先,先介紹幾種K線連接起來後所形成的基本型態。
(一) 頭肩型
K線在經過一段時日聚集後,在某一價位區域內,會出現三個頂點或底點,但其中第二個頂點或底點較其他兩個頂點或底點更高或更低的現象。如圖10-3是一頂二肩的頭肩頂;或圖10-4,是一底二肩的頭肩底型。然而,有時也可能出現三個以上的頂點或底點;若出現一箇或二個頭部(或底部),兩個左肩與右肩,稱爲複合型肩型(或複合型頭肩底)。
(二) 雙重頂
雙重頂是當某一種股票急速漲升至某一價位時,由於短線獲利回吐的賣壓出現,成交量擴大,股價自峯頂滑落,然後成交量隨股價的下跌而逐漸萎縮,股價止跌回升後又開始往上盤升,漲升至與前一峯頂附近價位時,成交量再增加,但卻比前一峯頂所創造出的成交量少,上檔賣壓再現,股價再度下跌,且跌破頸線,形成一直往下走的弱勢。頸線即是在雙峯間的低點劃一平行線,由於雙重頂完成後突破頸線,從圖形上可看出,非常類似英文字母“M”,故雙重頂又可稱“M”頭。
(三) 雙重底
即爲雙重頂的反轉型態,形成“W”型;也就是股價下跌至某一價位時出現反彈,但是買方力量仍未能集中,股價再度回軟,然後跌勢趨於緩和,在跌至前次低價附近獲得支撐,買方力量此時增強,股價開始呈現轉強走勢。
應該注意的是,雙重頂(或雙重底)出現時,不一定都會呈現反轉走勢,有時依然會呈現整理型態。雙重頂或雙重底完成後,突破頸線幅度超過該股市價3%以上時,才能算是有效突破,否則,仍有可能是盤旋整理甚至反轉走勢。
股票基礎之股票趨勢理論趨勢解析的應用
一、趨勢線
1、所謂趨勢線,就是根據股價上下變動的趨勢所畫出的線路,畫趨勢線的目的,即依其脈絡尋找出恰當的賣點與買點。趨勢線可分爲上升趨勢線,下降趨勢線與橫向整理趨勢線。
2、股價在上升行情時,除了在連接股價波動的低點畫一直線外,也應在連接股價波動的高點畫一直線,於是股價便在這兩條直線內上下波動,這就是上升趨勢軌道。股價在下跌行情時,除了連接股價波動的高點畫一直線外,也要在股價波動的低點畫一條直線,股價在這兩條直線內上下波動,這就是下跌趨勢軌道。股價在橫向整理時可形成橫向箱型趨勢線。
二、利用趨勢軌道決定買賣點1、無論是在上升或下跌趨勢軌道中,當股價觸及上方的壓力線時,就是賣出的時機;當股價觸及下方的支撐線時,就是買進的時機。
2、若在上升趨勢軌道中,發現股價突破上方的壓力線時,證明新的上升趨勢線即將產生。
3、同理,若在下跌趨勢中,發現股價突破下方的支撐線時,可能新的下跌趨勢軌道即將產生。
4、股價在上升行情時,一波的波峯會比前一波峯高,一波的波谷會比前一波谷高;而在下跌行情時,一波的波峯比前一波峯低,一波的的波谷會比前一波谷低。
5、處於上升趨勢軌道中,若發現股價無法觸及上方的壓力線時,即表示漲勢趨弱了。
三、幾種趨勢解析1、上升趨勢解析股價上升趨勢線是指股價上升波段中,股價底部之連接線而言,這連接而成之上升趨勢線通常相當規則,在上升趨勢線的股價波動上畫一條與上升趨勢線平行的線,這條平行線又稱返回線。
【買賣點解析】(1)在股價上升趨勢中,當股價下跌而觸及股價上升趨勢線時,便是絕佳的買點(買進信號),投入者可酌量買進股票。
(2)當股價上升而觸及股價上升趨勢線之返回線時,便是股票絕佳之賣點(賣出信號),投入者可將手中的持股賣掉。
(3)上升趨勢的波段解析認爲:上升分三波段,每一波段上升幅度皆同,投入者可以等幅測量,比如第一波由45元上升至60元,拉回50元,第二波由50元上升至65元,拉回55元,第三波可上升至65元左右。
【行情解析】一箇多頭行情緊要由原始、次級或短期上升波動所組成,股價一波比一波高,每兩個底部低點即可連成一條上升趨勢線。一般而言,原始上升趨勢線較爲平緩,歷經時間較長,而次級或短期上升趨勢線較爲陡峭,其歷經時間有時甚短。
(1)原始上升趨勢線:一般多頭市場的原始上升趨勢線的建立往往歷經相當長時間(短則一二年長則四五年)的波動,其上升仰角較小,約爲30°~45°。
(2)短期上升趨勢線:指多頭市場之各次級滾動,以各波之底部低點爲基準點向上延伸,其經歷之時間較短,一般爲數日或數週。其上升仰角較陡,約爲45°~60°,有時甚至在60度角以上(尤其在多頭市場初期最易出現)。
(3)上升趨勢線之支撐與壓力:在股價上升趨勢中,遇到以往密集成交區或其他阻力位,在某個股價價位上,賣壓很大,足以阻止股價上升,或實行使上升走勢的股價反轉下跌,這種狀況便是股逢壓力。
2、整理趨勢解析矩形整理在股市亦稱爲箱形整理。股價在某一價格區間上下移動,移動軌道由兩條平行於橫軸的平行線所界定,其形狀就像幾何圖形的矩形或長方形。
箱形整理形態通常出現在股價上升走勢或下跌走勢的初期或中期,若箱形出現在股價上升走勢或下跌走勢之末期,往往形成反轉形態,而非整理形態。
(1)箱形整理形態一般在股價上升波完成或下跌波完成之後出現。(2)成交量配合箱形整理的完成,起初大量而逐步萎縮,一直到股價突破箱形整理爲止。(3)股價最遲必須在三至四周內按預定的方向突破。
向上突破初期時箱形向上平移;向下跌破時箱形向下平移,暴漲暴跌的狀況除外。若不符合上述特徵,箱形整理有可能失敗而成爲箱形反轉。
3、下降趨勢解析(1)下跌趨勢線之形成:一箇空頭行情是由原始,次級或短期下跌波動所構成,股價一波比一波低,每兩個反彈之高點即可連成一條下跌趨勢線,一般而言,原始下跌趨勢線較爲平緩,經歷時間較長,而次級或短期下跌趨勢線較爲陡峭,其經歷時間有時甚短。
原始下跌趨勢線:一般空頭市場的原始下跌趨勢線經歷的時間較原始上升趨勢線爲短,約爲一至二年,其下降之角度較爲平緩約爲30°~4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