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暫估入庫成本的賬務處理怎麼做
1、材料暫估入賬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
2、結轉成本分錄如下: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原材料。
3、下月初衝暫估如下,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紅字)。
4、收到發票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賬款。
5、調增結轉成本分錄如下:
借:其他業務成本(差額),
貸:原材料(差額)。
6、調減結轉成本分錄如下:
借:其他業務成本(紅字差額),
貸:原材料(紅字差額)。
暫估成本跨年賬務處理
跨年暫估成本肯定是涉及到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其具體的做賬如下:
1、衝平暫估入賬的憑證(紅字)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
2、根據發票計入原材料
借:原材料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3、將原材料轉入上年的損益,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原材料
4、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擴展資料: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覈算企業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以及本年度發現的重要前期差錯更正涉及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
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報告年度損益的事項,也可以通過本科目覈算。
二、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調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潤或減少以前年度虧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調整減少以前年度利潤或增加以前年度虧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增加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等科目;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減少的所得稅費用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經上述調整後,應將本科目的餘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本科目如爲貸方餘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如爲借方餘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本科目結轉後應無餘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
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分以下幾種:
一、期末貨已到,發票未到
1.期末倉庫部門收到存貨,但發票未達,倉庫部門按對方送貨單據或合同價格填制一式幾聯暫估入庫單,財務部門以此爲附件進行會計處理:借記“原材料等”,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注意:倉庫部門必須以收料單或入庫單登記倉庫賬,並同時將財務記賬聯轉財務部門入賬;暫估入賬不包括進項稅額;“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科目餘額並不完全等於應付供貨商的金額,僅是暫估料的過渡性科目。
2.次月初用紅字衝回,以倉儲部門上月末出具的暫估入庫單改爲紅字爲附件進行會計處理:借記“原材料等(紅字)”,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紅字)”。
3.正式發票收到時,以發票和倉儲部門出具的正式入庫單作爲附件進行會計處理:借記“原材料”等、“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記“應付賬款——X客戶”。
4.如果正式發票連續數月未達,但存貨已經領用或者銷售,倉儲部門和財務部門仍作暫估入庫處理,領用存貨時,倉儲部門按暫估價開具出庫單,財務部門以此爲附件進行會計處理:借記“生產成本等”,貸記“原材料等”。
5.暫估價與實際價差異的處理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發出存貨的成本有不同的計價方法,具體包括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和加權平均法。對於採用個別計價法和先進先出法的企業,暫估價和實際價之間的差異,可以按照重要性原則,差異金額較大時再進行調整;發出存貨的成本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的,存貨明細賬的單價是實時動態變化的,對於暫估價與實際價之間的差異,只是時間性的差異,按照會計的一貫性原則,不需要進行調整。
二、期末貨已到,部分發票到達
實務中可能會出現一筆存貨分批開票的情形,對於已開票的部分存貨,可以憑票入賬,期末只暫估尚未開票的部分。
三、暫估入賬納稅調整
如果發票跨年未達而存貨已經領用並銷售,彙算清繳時是否調整按暫估價列支的成本,目前沒有統一的規定。個別地區性政策對此作出了規範,但口徑不盡相同。
根據相關稅法規定,稅前扣除必須符合以下原則:一是權責發生制原則,即納稅人應在費用發生時而不是實際支付時確認扣除。二是配比原則,即納稅人發生的費用應在費用應配比或應分配的當期申報扣除。納稅人某一納稅年度應申報的可扣除費用不得提前或滯後申報扣除。三是相關性原則,即納稅人可扣除的費用從性質和根源上必須與取得應稅收入相關。所以,對於暫估入賬發生的成本,如果遵守以上原則,納稅人不存在利用不及時覈算各項費用惡意調節利潤,造成少繳或不繳所得稅的情形,原則上可以在稅前扣除。
暫估成本跨年賬務處理怎麼做
暫估成本跨年賬務處理,
暫估入賬的時候,
借:主營業務成本等不含可抵扣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某某供應商,
衝平暫估入賬的憑證(紅字),
借:主營業務成本等不含可抵扣進項稅額借方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某某供應商貸方紅字,
根據發票計入原材料,暫估金額跟發票金額沒有差異。
借:原材料,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根據發票計入原材料,暫估金額跟發票金額有差異,差異金額計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借:原材料,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少暫估)多暫估貸方,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多暫估)少暫估寫反分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