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
中國人民銀行2018年10日發佈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就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發表了看法。報告認爲,無論是2017年至2018年一季度的人民幣匯率升值,還是二季度以來的人民幣匯率貶值,都是由市場力量推動的,央行已基本退出常態式外匯干預,這從官方外匯儲備和央行外匯佔款變化上也能反映出來。
我國一向堅持市場化的匯率改革方向,更多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不搞競爭性貶值,不會將人民幣匯率作爲工具來應對貿易爭端等外部擾動。
報告指出,人民幣匯率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央行不會將人民幣匯率作爲工具來應對貿易摩擦等外部擾動。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爲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隨着匯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匯率彈性逐步增強。
擴展資料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漲逾2%
在經歷了一段顯著升值後,昨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全線大跌回調。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7081,較前一交易日下調56個基點。
自2018年11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漲勢如虹,無論是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還是在岸、離岸匯率,均從6.97附近升值至6.7左右。截至1月31日,兩個月內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價升值3.5%,而同期美元指數僅下行2.0%。
不過,人民幣的高歌上進昨天暫時叫停。昨天早間,美元指數飆升,人民幣對美元短線急跌。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迴調逾百點,失守6.71關口;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短線急挫逾170點,接連失守6.71、6.72兩道關口,隨後跌幅進一步擴大。
離岸人民幣對美元連破四道關口跌至6.74下方,日內跌超300個基點;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日間收盤逼近6.74,日內跌超300個基點。
儘管如此,2019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仍漲幅不小。去年12月2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爲6.8632,截至昨天,人民幣中間價已升值2.31%,在岸匯率去年12月28日報6.8658,今年以來已上漲1.88%。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今年已漲逾2%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人民幣匯率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其實是由中國對美國(或者說世界市場,因爲美元是世界通用貨幣)各類資源產品和美國(或者世界市場)對中國各類資源產品的供需決定的,就象一國之內的物價是由供需雙方決定一樣。人民幣匯率就是人民幣在世界市場上的價格。
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有:國際收支差額,各主要國的利率水平,通貨膨脹,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投機資本,政府的市場干預,一國的經濟勢力等。
從進出口方面看(即從國際收支差額),
貿易收支差額是影響匯率變化最重要的因素,當一國處於國際收支順差或貿易順差時,說明外匯供給大於支出,同時外國對本國貨幣需求增加,會造成本幣對外升值。一國長期處於貿易順差勢必引起。
以中美雙方貿易看:中國從美國賺取了較大的利潤(貿易順差時,中方出口到美國的貿易金額遠大於從美國進口的貿易金額)。在國際收支中造成對人民幣的較大需求,物以稀爲貴,這時人民幣就自然而然的變的值錢,也就是人民幣升值了。
其實,中國不僅僅是美國是貿易順差,對其他國家或地區也是普遍存在的。中國長期處於貿易順差勢必引起人民幣升值。
這只是進出口對人民幣的影響。人民幣升值貶值問題不能單看 進口與出口的差額,還要看世界各主要國家的國際收支差額,各主要國的:利率水平,通貨膨脹,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投機資本,政府的市場干預,一國的經濟勢力等方面。
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對換的比率,亦可視爲一箇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
外匯市場開放予不同類型的買家和賣家以作廣泛及連續的貨幣交易(外匯交易除週末外每天24小時進行,即從GMT時間週日8:15至GMT時間週五22:00。即期匯率是指於當前的匯率,而遠期匯率則指於當日報價及交易,但於未來特定日期支付的匯率)。
1、國際收支
在投資理財中,國際收支狀況是一國匯率變動的直接原因,一國國際收支發生順差,就會引起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的增長與外國貨幣供應的增加,順差國的匯率就上升;反之,一國國際收支逆差,它的貨幣匯率就下降。例如,美國對前西德的貿易逆差使美元兌西德馬克的匯率從1985年的3.4390跌至1988年底的1.7685,跌幅高達48.6%。因此,有些經濟學家至今還堅持匯率決定的國際收支說。
2、經濟增長率
兩國經濟增長率的差異,往往構成匯率變動的基礎,因爲它會影響對外貿易和外匯市場交易活動的調整。一般而言,經濟增長加速,國內需求水平提高,會引起更多的進口,從而造成本國貨幣匯率向下的壓力。
3、通貨膨脹
一國貨幣價值的總水平是影響匯率變動的一箇重要因素,它影響着一國商品、勞務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由於通貨膨脹,國內物價上漲,一般會引起出口商品的減少和進口的增加。這些調整通過影響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係和該國貨幣在國際上的信用地位,導致匯價下跌。
4、財政赤字
政府的財政赤字常常用作預測匯率變化的重要指標。如果一箇國家的財政預算出現鉅額赤字,會導致匯率的自動下浮。
5、利率
利率下降,國內資本流出;利率上升,國外資本流入。這種由兩地利差引起的套利活動是國際資金流動的一種主要方式。資本流動將引起外匯市場供求變化,從而對匯率發生影響。在通常情況下,一國利率提高、信用緊縮,將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反之,則引起貨幣的貶值。如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提高利率。
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有:國際收支差額,各主要國的利率水平,通貨膨脹,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投機資本,政府的市場干預,一國的經濟勢力等。
從進出口方面看(即從國際收支差額),貿易收支差額是影響匯率變化最重要的因素,當一國處於國際收支順差或貿易順差時,說明外匯供給大於支出,同時外國對本國貨幣需求增加,會造成本幣對外升值。一國長期處於貿易順差勢必引起。
以中美雙方貿易看:中國從美國賺取了較大的利潤(貿易順差時,中方出口到美國的貿易金額遠大於從美國進口的貿易金額)。在國際收支中造成對人民幣的較大需求,物以稀爲貴,這時人民幣就自然而然的變的值錢,也就是人民幣升值了。
其實,中國不僅僅是美國是貿易順差,對其他國家或地區也是普遍存在的。中國長期處於貿易順差勢必引起人民幣升值。
這只是進出口對人民幣的影響。人民幣升值貶值問題不能單看 進口與出口的差額,還要看世界各主要國家的國際收支差額,各主要國的:利率水平,通貨膨脹,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投機資本,政府的市場干預,一國的經濟勢力等方面。
中國的經濟形式是下滑還是持續穩定增長決定匯率。
1.人民幣貶值,那麼外幣的購買力就強,這樣一定量的外幣就可以購買更多本國產品,意味着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相對便宜,從而可以增加出口;另一方面,本幣貶值,外國商品價格就昂貴,這樣本國進口必然減少。所以,人民幣貶值的結果是擴大了出口,抑制了進口,增加了貿易順差,促進了經濟發展。
2.人民幣能夠升值,一般說明該國經濟狀況良好。因爲在正常情況下,只有經濟健康穩定地增長,貨幣人民幣匯率纔有可能升值。這種由經濟狀況良好帶來的幣值的穩中有升,對外資的吸引力是極大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