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是孩子品德個性、行爲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家長要注重孩子的養成教育,全面加強孩子的各方面。同時對孩子進行有效的養成教育,增強孩子的榮譽感和使命責任感。這對於塑造孩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現實意義。
初中生打架怎麼處理
1、家長要先學會冷靜。很多家長在聽到初中生孩子打架之後,頭腦一熱,二話不說就先把孩子暴打一頓。這種以暴制暴的方法,對幫助孩子改正打架陋習並沒有好的幫助,並且還會讓孩子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習慣以暴力解決問題,形成了一箇惡性循環。因此在聽到初中學生打架,家長一定不要先急着教訓自己的孩子,而是應該先冷靜下來以身作則,用行爲告訴孩子應該如何處理憤怒。
2、弄清楚孩子打架的原因。如果孩子之間發生了嚴重的衝突,家長要先加以制止,以防止不必要的肉體傷害。家長應該首先弄清楚初中生孩子打架的原因,讓孩子有正確的是非觀,分析原因後是自己孩子不對。還要明確指出孩子的不對之處,並進行教育,還應該讓孩子向對方賠禮道歉,指導孩子道歉時應注意的禮貌用語。假如分析原因後是對方的不對,家長也應指導孩子學會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
3、說服教育孩子。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原則中,並不是責備打罵,相反更應該的是說服教育,讓孩子充分瞭解到不管什麼原因打架都是不對的,遇事除了暴力以外,還可以有很多其它的解決方式。家長要把所有處理事情的經過詳細的講給孩子聽,讓他充分的瞭解自己的行爲所帶來的一切不良影響,逐漸培養他對社會的認知,慢慢消磨孩子青春期的銳氣。
4、讓孩子自己去處理。打架屬於衝突事件,雖然比較難解決,但孩子將可能會面對社會中更多的衝突,那麼與此相比,小時候的打架則顯得像過家家似的微不足道。那麼,到時孩子能否承受並完美地解決所發生的激烈衝突,就要看他小時候面對衝突時,是如何解決的,有沒有獨立承擔一切的能力。所以當孩子與人打架後,只有讓他自己去處理,讓他不斷地摸索出來與人相處的方法,他成年後纔會與人建立恰當的互動關係。
5、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性格。打架看似小事,卻影響孩子性格的成長。所以,家長引導要把握好度,可以說既不願孩子當打人的一方,也不忍心孩子當被打的一方。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孩子意識的培養,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性格,讓孩子掌握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孩子學會解決事情的正確方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