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間,專利中藥龍頭以嶺藥業(002603.SZ)發佈2024年中報。在呼吸類產品需求迴歸常態,以及中藥材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下,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46.05億元,歸母淨利潤5.30億元,同比有所下滑。但從業務層面來看,並未影響到公司在中藥研發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長期價值。細看此次披露的中報,業績表現絲毫沒有阻礙公司在產品研發及學術研究上深耕的力度,研發投入4.11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爲8.92%,處於同行業領先水平,相關研發及研究成果豐碩。
在新藥研發方面,今年6月中旬,公司公告其自主研發的中藥1類新藥柴黃利膽膠囊上市申請已獲藥監局受理。據悉,該藥物用於慢性膽囊炎肝膽溼熱、胃失和降證。若藥品後續順利獲批,將進一步豐富公司的中藥創新藥產品線,對公司的長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專利中藥多年,以嶺藥業已建立起一套“理論+臨牀+新藥+實驗+循證”一體化的中醫學術創新轉化新模式,打造了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臨牀試驗“三結合”的創新中藥證據鏈,充分保障了新藥研發的臨牀價值。目前,公司已擁有14個專利新藥,尤其在心腦血管和感冒呼吸系統疾病用藥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同時,公司在研中藥項目11個,其中小兒連花清感顆粒及絡痹通片研發進度均已推進至Ⅲ期臨牀階段。公司在業績說明會上也表示,計劃每年申報一到兩個新藥品種,不斷在呼吸、內分泌、消化、婦兒等多箇領域佈局創新中藥研發,構建創新中藥產品矩陣。
學術研究方面,圍繞公司多款專利藥品,上半年有不少科研成果得到了國際期刊的認可,充分印證了藥品的臨牀價值。據披露,此前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牽頭開展了“中國通心絡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護作用研究(CTS-AMI)”,以隨機、雙盲、多中心、安慰劑對照臨牀試驗的方法,基於3797例患者的數據,論證了通心絡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臨牀結局的療效。今年3月,該研究入選了中華中醫藥學會“2024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被認爲是近十年急性心梗治療的重大突破。當月發佈的《通心絡防治冠心病臨牀應用中國專家共識》也指出,通心絡在一、二級預防和急性冠脈綜合徵(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梗)防治方面獲得8個I類推薦,9個A級推薦,是首個在急性冠脈綜合徵獲得I類推薦的創新中藥。
更值得一提的,是抗衰老領域的八子補腎膠囊。據瞭解,以嶺藥業的八子補腎膠囊是應用氣絡學說精氣神理論指導研發的OTC甲類藥品,也是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組織專家認可的抗衰老領域研究新思路。2024年6月,“八子補腎膠囊治療早衰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臨牀研究”的論文在國際權威期刊《Phytomedicine》上發表,介紹了該藥品對改善神經精神、皮膚毛髮、骨骼肌肉、泌尿生殖方面的早衰症狀和生活質量、改善老年人羣肌肉力量和功能具有重要意義。2024年7月,《中華全科醫學》雜誌發佈的《老年糖尿病中醫診療指南》也指出,八子補腎膠囊被推薦適用於腎精不足所致的老年糖尿病合併骨質疏鬆。
不僅限於上述兩款藥品,在紮實的循證研究支持下,公司旗下衆多專利新藥依託出色的臨牀價值,正被越來越多的醫生及患者所認可。總的來說,儘管短期內以嶺藥業的業績受到了市場和成本因素的影響,但從長期角度出發,公司在新藥研發和學術研究上的持續投入和顯著成果,都指向公司未來在中藥創新藥領域的長期穩健發展的源源動力。(燕雲)
責任編輯:劉少敘校對:祝甜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