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仍處於寬鬆的環境下,雖然各國QE頻出,但對金價的推動卻在衰減。做多氛圍的積累須要一箇累積過程。在2011年三季度,金價在僅約兩個月的時間大幅投機上漲約30%以後,形成了極大的階段性泡沫,並迎來了隨後至整個2012年的總體休整過程。伴隨金價在2012年自身的技術休整,以及各央行進一步釋放貨幣,金銀價格的泡沫即得到了技術性充分消化,也得到各央行信用李伍貨幣注水的消化。信用貨幣泡沫增大了,金價即便有泡沫,也在消化或變小。
2013年,以美聯儲爲代表的全球央行將比2012年進行規模更大貨幣釋放,以刺激經濟儘快走出低迷。即2013年的信用貨幣擴張相對於實體經濟增長或復甦,依然是一箇信用貨幣泡沫大肆發酵的過程。我們正處於新一輪貨幣戰爭中心,而不是邊沿。日本每月13萬億日圓的釋放,近似2倍於美聯儲規模,是對貨幣戰爭的進一步催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沒有理由不看好歷經充分休整之後的2013年金銀市場。
1月4日的美聯儲紀要會議會議顯示美聯儲對QE3的信心也並不強。僅僅是市場對美聯儲12月紀要感到意外的短期反應,相對於紀要,應更相信美聯儲在12月利率會議之後的直接聲明。紀要說明美聯儲內部關於希望量化寬鬆達成目標的分歧在加大,紀要只是描述了這種分歧的存在,但結果依然是主張維持超寬鬆量化的力量佔主導。、至少2013年,甚至2014年中期以前不用擔心美聯儲會收縮寬鬆。如果將“紀要”形容爲一篇記錄12月美聯儲利率會議的敘事文章,那麼12月利率會議之後的“聲明”無疑代表這篇文章的“魂”或中心思想。
對12月“紀要”不理性反應,只是片面反應了相對於金市的利空部分。2013年1月美聯儲利率會議幾乎完全重申了12月會議觀點,且再度強化了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控的目標門檻,即寬鬆至少將延續至美國失業率下降至6.5%,且通脹指標低於2.5%以前。尤其是對6.5%失業率的門檻強調。關於通脹指標,美聯儲曾表示可以適度容忍,相信這是真話,他們不可能表達出無視通脹的不負責任態度。
3季度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黃金的實物需求表現並不是很好,黃金協會關於實物需求的數據,主要來自珠寶與工業領域的消費與生產需求,特別是珠寶消費需求。此實物需求與黃金年礦產金供應一樣,是一箇相對剛性汪坦的指標。但還有一塊實物需求具備極大彈性,那就是實物投資需求,一旦投資者發現投資黃金又可以產生明顯賺錢效應時,又會刺激投資者購買金條、金幣等製品進行投資,甚至首飾消費也會被進一步激化。故來自黃金協會的實物消費低迷需求不足爲懼,那是因爲投資者尚未發現2013年蘊藏的黃金投資價值,一旦發現,其必然井噴。
從2009年之後,主導金價走勢的已經是投資需求,而不是首飾和工業用金等實物消費需求了。看待黃金市場基本面,盯緊全球信用貨幣泡沫的趨勢相對於實體經濟是在放大還是在縮小即可,同哪陵或時還需關注黃金本身是否產生了明顯的階段性泡沫,這是投資黃金的“大道”。
2013年,黃金的實物需求與投資需求相較於今年會有很大的變化。一旦黃金的賺錢效應被發現,投資需求將遠超實物消費需求,2013年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儘管這種狀況在2012年並未得到明顯體現。 黃金價格泡沫破滅六大理由
1、黃金價格會在出現嚴重的經濟、金融和地緣政治風險時上漲,想想“金融末日”時的情景吧。但是黃金並未因此而成爲多麼安全的投資。在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期間,黃金價格曾大幅下挫。
2、現貨金價格在存在高通貨膨脹風險時表現最好,這種時候黃金因被視爲能夠對沖通貨膨脹風險而受到追捧。但是世界許多國家的央行大規模實施積極的貨幣政策之後,全球的通貨膨脹依然處在低水平,並且通脹率還在進一步降低。大宗商品價格也向下調整。
3、現貨黃金不會給投資者提供收益。既然全球經濟目前正在復甦,其他資產向投資者提供的回報率都在提高,那麼誰還會需要黃金呢?自從2009年以來,黃金的市場表現“大大”遜色於股票。
4、由於市場認爲美聯儲和其他央行將停止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和零利率政策,實際利率已經走高。當現金和債券的實際回報率爲負並且還在不斷降低時纔是買入黃金的時機,並不是這樣的時候。
5、高負債率國家也沒有起到讓投資者遠離它們發行的債務、投向黃金懷抱的作用。事實上,許多這些國家的政府都有大量黃金儲備,它們有可能拋售黃金儲備以降低政府債務。
6、美國的政治保守人士對黃金進行瞭如此大張旗鼓的炒作,以至於這種炒作開始起到反作用。在那些極右人士看來,只有黃金能夠對沖政府剝奪老百姓財富的陰謀。 從國際場面看,由於國際市場擔憂全球經濟疲弱及石油需求放緩,加上盛傳塞浦路斯將拋售40噸黃金,觸發了黃金拋售潮。本週末收盤的紐約黃金期貨急挫4.1%,收報每盎司1501美元。同2011年1920美元的最高點相比,下跌了22%。
國內也有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說,黃金到底是“走下了神壇”,或者僅僅是一箇“技術性回調”,只能交給時間判斷。不過金價短期下滑態勢十分明顯,投資者還是需要十分謹慎。
五大導致金價暴跌原因
分析師認爲,有一系列因素導致黃金價格下滑。
高盛在報告中表示,儘管歐元區避險情緒重新上升,且美國經濟數據令人失望,但過去一箇月金價並沒有太大變化,凸顯出投資者對持有黃金的信念正在迅速減弱。此外,高盛經濟學家認爲,塞浦路斯亂局和美國經濟的疲弱表現都不足以影響其對2013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復甦將提速的預期判斷,該行分析師由此認爲金價大幅反彈的情況很難出現。而據媒體報道稱,塞浦路斯計劃出售約10噸黃金,這可能是黃金期貨大跌的一箇重要原因。
法國興業銀行在週一發表報告指出,黃金價格將在未來三個月之內跌破每盎司1265美元。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史蒂芬妮-埃姆斯指出,金價的下一個目標將是每盎司1265美元,而市場將在一到三個月之內目睹這個價位被突破。
國際金價的下跌或許也受到了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的影響。根據美聯儲10日公佈的一次貨幣政策會議紀要,美聯儲圍繞是否在年中之後縮減每月850億美元債券購買計劃的規模展開了激烈爭論。美聯儲高層認爲,美國就業市場企穩,美聯儲應在未來幾次貨幣政策例會上考慮減少資產購買計劃的規模,以降低潛在風險。
市場人士分析,美元的強勢地位不改,而黃金的避險功能已經被商品功能所掩蓋,因此美元與黃金走勢出現了負相關的關係。一旦美元強勢繼續,黃金的弱勢行情也將延續。這意味着金價在一段時期內仍將承壓,長達12年的牛市也可能就此結束。
一些分析師認爲,黃金價格的大跌是因爲全球金融穩定性,更高的通貨膨脹和世界經濟等多方面的市場擔憂都得以緩解,這些在過去都是對黃金價格的支持因素。在持續多年的超低利率環境使得很多市場參與人士僅僅有微不足道的回報之後,交易商可以更積極的尋求更高收益的資產。
還有分析師認爲,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黃金多頭爆倉也是黃金暴跌的原因。拋售引發恐慌大幅拉低價格,這使得很多投資者爆倉或觸及止損位後結算離場,促使更多人拋售手中頭寸。分析稱,黃金價格下跌的一部分原因是投資者選擇出售而不是增加更多保證金以保持倉位。貴金屬交易中,交易人可以僅僅支付合約全部價值的一小部分來獲得交易資格,也就是所謂保證金,這個保證金的比例在合約價格下跌時會被要求提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