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資本深潛號
七月的第一週即將到來,這是下半年的第一個發行時段,對於新基金市場裏的各家基金公司而言,新的競逐又開始了。
回望上半年,債基和QDII產品的風景獨好,REITs的募集情況有所企穩,權益類產品“抄底”發行不斷,整個市場仍舊維持在一定的熱度之上。
對於顯然處於建倉“機遇期”的公募新基金而言,如何展示自己身特點,獲得更多投資者的青睞,仍然未來一階段最重要的考驗。
01
債基發行“回升”
根據choice數據統計,未來一週,共有19只新基金髮行,其中,債券型9只,指數型6只,混合偏股3只,REITs一隻。
縱觀六月,債券型基金髮行較少,但在七月初迎來小高潮,給市場帶來了一些新的看點。
這或許和兩方面原因有關,其一,市場逐步回暖,尤其是政金債爲代表的固收類產品獲得了熱捧,帶動更多債基產品投向市場。
其二,隨着市場企穩,更多的偏股產品前期也完成發行,這給債券基金的髮型騰出了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大把的債基外,指數基金也在今年下半年的第一週有很多表現,央企紅利、500增強、滬深港黃金等都逐步擺上櫃檯。
02
新銳長債管理人
未來一週,即將發起新基金的平安基金李瑾懿,是近期債基市場的一箇新銳,截至2024年6月,她管理基金的時間不過三年多一點。
李瑾懿碩士畢業於南開大學精算學,先後任職農業銀行總行資產管理部投資經理、中郵創業基金固定收益投資經理助理、中加基金固定收益部投資經理、基金經理。
她於2020年12月加入平安基金公司,在平安基金的任職的三年多,主要在管理長債基金和固收 風格的混合基金。
縱觀她過往管理的長債基金,收益率都爲正值,在同類型排名中大致穩定在前50%的位置。其中也不乏排名一度靠前的產品(見下圖,平安合泰定開債年度收益)。
不過,她管理的長債基金裏業績表現和排名還是有差異,不同階段的排位也有起伏。同時,她的管理規模也超過了190億。
這可能會構成未來管理新基金時的一些挑戰。
03
固收老將能否自證?
南方基金也將在未來一週迎來新的固收產品南方尊享文件增利,基金經理是李軼。
李軼是中央財大的國民經濟學碩士,2005年7月加入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從事固定收益研究,歷任債券研究員,助理總經理、固定收益投資部總監,是個固收條線的老將。
2008年至2022年,她陸續出任過大摩華鑫貨幣基金和大摩華鑫多元收益的基金經理。
在大摩基金期間,李軼的收益不錯,大摩收益18個月和大摩多元收益的表現都不錯。尤其是後者,李軼的任職回報率達100.80%,管理假期間業績始終處於市場前50%。
2022年9月,李軼加入南方基金,接管安頤混合和安頤混合兩項混合偏債型基金, 可能是由於出手時機不是太好,李軼在新平臺的“運氣”不是特別出挑。
但李軼這次出擊二級債券的時點應該比較不錯,固收和權益市場都有品種可以買,她能否重現之前的穩定業績,值得關注。
04
股票老手能否“乘勝追擊”
景順長城的張靖也曾經在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就職,但是他以股票型基金見長。2014年5月加入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自2014年10月起擔任股票投資部基金經理,現任股票投資部基金經理,兼任投資經理。
張靖的代表產品是景順長城策略精選靈活配置混合A。在他接近10年的任期內,該基金的回報率達到了262.38%。即便在大盤下行的情況下,2023年度的成績也證明了其在抗風險方面有一定能力。(下圖,天天基金網)。
張靖管理的比較突出的產品是2022年9月接管的景順長城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混合A基金,在2023年取得了超越市場的回報率。
未來,張靖在偏股型基金方面能否複製此前的成功,或許是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