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创业 手机 疯狂 坏人 华人 发明 自己

反转久等未至 “套牢”到现在 基金何时能回本?

11月以來,苦等的“市場底”遲遲沒有到來,除了一枝獨秀的北交所,市場的表現仍然沉悶,基民們鬱結不發的情緒彷彿莎士比亞筆下描繪的“悶塞了的火爐”。

眼看着3000點“保衛戰”差點又要打響,有朋友抱怨道:這幾年的市場賺錢太難了,總覺得我買完之後就“跌跌不休”、毫無起色,我是不是成功買在了珠穆朗瑪峯上?套牢到現在,我的基金還有希望嗎?

“套牢”到現在,基金何時能回本?我們不妨回測之後,用數據說話。

在歷史高點入場,

臥倒不動會如何?

從2004年至今,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分別經歷了下圖中2008年1月、2010年11月、2015年6月、2017年11月和2021年2月這五個階段性歷史高點:

(數據來源:wind時間截止:2023.06.21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指數代碼:885001.WI基日:2003.12.31成分數量:3736)

假設某位“天選基金人”不慎在這幾個高點分別買入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假如TA能夠保持定力、臥倒不動會如何?

(來源:Wind,截至2023-7-10。上證指數點位爲買入日的日內價格,指數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

由上圖可知,除了21年2月這輪下跌距今時長稍顯不足,即便在這些歷史上的“山頂”入場,即便在這期間經歷的浮虧可能從28%-57%不等,能夠做到不慌亂盲目割肉,保持臥倒不動也有望回本。

當然,回本的時長與下跌起點的“市場水位”密不可分。比如說2008年和2015年,大盤都處於“高處不勝寒”的高位,積累的泡沫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消化,所以回本的時間比較長。但2017年四季度的下跌(即2018年這輪熊市)是從大盤3500點附近開始的,回本時長就明顯縮短至不到2年。

目前來看,對我們更有參考意義的可能是2017年。首先,08年、15年經歷的急漲急跌的客觀環境目前已經很難重現;其次,本輪基金的回撤是從2021年3月上證指數3600點開始的,與2017年更爲相近;,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經歷了不同階段,當下我國的經濟體量和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也早就和2010年不可同日耳語。

因此對於當下,我們還是需要堅定信心:穩住,我們能贏。

在歷史高點入場,

但採用定投的方式,又會如何?

假如這位“天選基金人”依然不慎選擇在這五大高點入場,但採用的是按月定投的方式,情況會有所不同嗎?我們再次進行了回測。

(數據來源:Wind,以上測算僅爲對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過往定投收益率進行模擬示列,不作爲收益保證或者投資建議,不預示未來表現。)

從回測數據不難發現,假設都是在同一階段進場,在指數高點開啓定投,相比一次性投入,不僅使得回本的時長明顯縮短至1個多月~1年半,了堅定持有的難度,從21年2月的情況來看,回本的可能性還得以提升,相對優勢明顯。

(數據來源:Wind,以上測算僅爲對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過往持有收益率和定投收益率進行模擬示列,不作爲收益保證或者投資建議,不預示未來表現。)

這正是定投的魅力所在。由於我們堅持定投,在下跌的過程中不斷收集便宜的籌碼,使得我們的持倉成本不斷攤薄,因此我們根本不需要行情上漲到原先的初始位置,只需要一箇小有幅度的反彈,即可扭虧爲盈。

在各輪熊市的高點買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通過堅持定投,不僅能回本,還能將回本時間明顯縮短。換言之,如果你運氣沒那麼差,買入的時點不是階段點,那麼情況可能會更好。

當然,本次回測採用的是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代表的是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整體平均水平,要想實現“有效回本”,還是要選擇堅守那些自己長期看好,且中長期業績排名至少處於同類中游水平的基金。

從回測中,

我們還能學到什麼?

觀察上文中定投回測數據不難發現,從階段性收益高點的情況來看,等待時長與取得的區間收益率呈現正相關性,這也恰恰契合了定投延遲滿足的特點。

(數據來源:Wind,以上測算僅爲對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過往定投收益率進行模擬示列,不作爲收益保證或者投資建議,不預示未來表現。)

正因爲市場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無序波動狀態,80%收益來自20%的時間,所以定投這種以時間換空間的投資方式,需要投資者具備“保持在場”的耐心。

當然,定投週期也並非是越長越好,隨着定投時間的延長,累計投入金額增加到階段,單筆扣款攤薄成本的效果就越弱(邊際效應遞減),這就叫定投的成本鈍化效應。

因爲定投最主要的作用是攤薄成本,假設次買在1元,第二次買在2元,那麼平均價格就是1.5元。但隨着定投期數和投入成本的增加,每期投入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小,定投對成本的作用不斷下降。比如說,當我們的定投資金已經累計到10萬元,此時每月再增加的1000元投入,對原本持有的這10萬佔比太小,能夠對攤平成本起到的影響大大。

定投鈍化現象的本質在於,後續每期扣款金額與已有持倉的權重問題,所以處理該問題的思路是——想辦法增加後期扣款金額相對持倉金額的權重。有兩種常見的解決方案,一是適度止盈,二是加大後期定投金額。

①適度止盈:無論是採用目標收益率止盈法、回撤止盈法還是估值止盈法,在定投開始前就確定好止盈策略,當達到止盈條件後,果斷進行止盈操作,同時再擇機開啓下一輪定投,這樣既能讓積累的盈利落袋爲安,又避免了鈍化現象。

②加大後期定投金額:如果已經出現定投鈍化現象,但止盈條件又還未實現之前,可以靈活根據個人資金狀況加大單筆定投額度,尤其是在市場處於較低區間時,能更大程度的實現攤低總體成本,該方式對於投資者的心態和資金量都有要求,尤其是遇到市場單邊下行的情況時,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週期來達到既定目標。

綜上,無論是在定投過程中,還是漫漫人生路上,學會延遲滿足是成功的關鍵,在長期堅守的同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防範定投過程中的鈍化現象。少關注賬戶,多關注份額,不斷增加的份額是未來厚積薄發的前提。

的股票和基金在長期投資過程中雖然難免有震盪和下跌,但往往都有不斷創新高的能力,想要獲得長久的回報,就必須學會在過程中穩得住心態、經得起市場毒打,守得住寂寞。若想投資得到回報不僅需要付出等待的時間,更加需要理性面對盈虧,保持耐心和定力。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反转久等未至 “套牢”到现在 基金何时能回本?
  • 300879(探索科技巨头InnoSpace产业发展与潜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查询网?国基金查询系统
  • 21美元兑换多少人民币-已知当天的汇率为USD100=RMB804.49
  • 30万本金 两年做到近千万!大公募跌倒小游资吃饱 “看图”炒股靠谱吗?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