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積極響應“引進來、走出去”的背景下,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步伐不斷加快。
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上期所”)作爲我國大宗商品領域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始終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爲着力點,在市場功能、品種研發等方面穩步邁進。
近期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着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上期所也不斷加快國際化的步伐,吸引了衆多境外經紀機構積極展業,爲外資機構和境外交易者參與中國期貨市場提供了便利。
磐石金融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家聰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稱,隨着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下稱“上期能源”)引入境外特殊經紀參與者模式,爲境外客戶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交易渠道。如今磐石金融的客戶遍佈全球10個國家和地區,參與者涵蓋金融機構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貿易公司等;客戶交易品種也從原油爲主拓展至金屬、航線指數期貨等,尤其是國際銅和低硫燃料油交易活躍度最爲顯著。
如今,境外經紀商正期待着上期所不斷豐富特定品種期貨合約供給、推出更多的國際品種,並出臺更多的開放措施,以及進一步完善交易機制和管理制度,助力境外經紀機構繼續拓展相關業務範圍,也令更多元的交易者參與中國期貨市場。
品種不斷豐富,全球定價影響力持續提升
隨着越來越多的境內外主體參與上期所交易,形成了更加透明、公允的期貨價格,“上海價格”的全球影響力逐步提升。
目前,上期能源已經推出了包括原油期貨及期權、低硫燃料油期貨、20號膠期貨等在內的能源化工品種、國際銅期貨等有色金屬品種以及最新上市的國內首個航運指數期貨,這些品種都被作爲境內特定品種引入了境外交易者參與。參與者遍佈全球20多箇國家和地區,涵蓋產業鏈境內外上下游、跨國貿易公司、投資銀行、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中的標杆性企業。
與此同時,爲實現商品期貨市場開放路徑多元化,2022年9月國內期貨市場正式確認引入QFII/RQFII參與部分期貨及期權品種交易,這進一步拓寬了外資參與渠道,推動中國期貨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
具體看來,2022年9月起,上期所(含子公司上期能源)向QFII、RQFII開放了黃金、白銀、銅、鋁、鋅、螺紋鋼、熱軋卷板、原油、20號膠、低硫燃料油、國際銅期貨合約,和黃金、銅、鋁、鋅、原油期權合約共16個品種。並且通過創新“境內交割 境外提貨”、結算價授權等方式,不斷探索對外開放路徑,受到國際投資者和專業機構認可。
截至2023年8月,上期所共上市銅、原油、黃金、螺紋鋼、天然橡膠、集運指數(歐線)等23個期貨品種以及銅、天膠、原油等9個期權品種,覆蓋金屬、能源、化工、服務等多箇產業領域。根據國際期貨業協會(FIA)統計,上期所在全球商品類衍生品成交量連續多年排名全球前三。
“上海價格”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從國內走向國際,輻射範圍逐漸拓展,正在逐步成爲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不可或缺的價格參考。例如將原油期貨“人民幣計價”的模式複製到了更多國際化品種的設計上,並得到普遍認可;以20號膠期貨作爲定價基準的跨境貿易量佔我國天然橡膠進口量近四成,20號膠期貨等組成的多層次天然橡膠期貨衍生品市場體系聯通境內境外、保稅完稅市場,成爲企業日常生產經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新永安國際金控總經理姚律對第一財經介紹稱,在進出口貿易中,上期所的國際化期貨品種爲進出口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工具,並有助於中國價格“走出去”,擴大影響力。從新永安的客戶來看,公司交易較多的品種是20號膠,該品種主要用於輪胎製造,中國是全球第一大輪胎製造國和20號膠消費國,市場參與主體衆多,企業避險需求強烈,因此20號膠的推出顯示出了差異化優勢。
再比如銅,上期所是全球銅的定價中心之一,銅、鋁等有色金屬期貨價格早已成爲現貨貿易的定價基準,被產業龍頭廣泛使用。據上期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有色期貨市場爲企業利用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開闢了廣闊的空間,爲宏觀經濟調控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促進了商品在更大範圍內暢通流動,基於此上海已經成爲全球三大有色金屬定價中心之一。
制度有效保障,境外機構便利參與
當前境外投資者主要通過兩種形式參與境內期貨市場,分別是特定品種(國際化品種)和QFII/RQFII業務。這樣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也進一步爲境外交易者參與境內期貨市場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張家聰稱,雙通道擴大了境外投資者的參與範圍,豐富了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推進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其中特定品種期貨的優勢是實現中國期貨市場特定的“一戶一碼”制度,並能充分發揮商品期貨市場的功能;不僅服務金融機構,也覆蓋產業客戶;能滿足各類市場參與者的需求,例如支持實物交割、實現價格發現和能以人民幣來進行套期保值等期貨市場基礎功能;QFII 的優勢則是可投資期貨品種多,且在岸交易不涉及匯兌限制。
在姚律看來,境外投資者對國際化品種的認可度較高,因爲交易資質開通較爲便利,用境外人民幣就可以進行交易,並期待有更多的境內已上市期貨產品轉化爲國際化產品。
亮點國際金融集團首席商務官範頌華對第一財經稱,上期所國際化合約大多經過長期調研及論證,設計嚴謹,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可以爲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和風險管理工具。同時,上期所的國際化品種在交易時間、結算方式等方面也充分考慮了境外交易者的需求,交易體驗更佳。
尤其在近年來全球市場風險事件頻發的背景下,上期所不斷完善風控機制。在2020年美國原油市場出現“負油價”、2022年倫敦鎳風險事件等極端行情下,上期所的制度設計、風險管理和應急能力經受住了考驗,原油、鎳期貨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自我修復能力,爲能化、金屬企業對沖經營風險提供了保障。
“中國期貨市場的交易編碼制度、保證金制度、持倉限額制度、大戶持倉報告制度等制度結合中國市場實際情況而制定,有效保障期貨市場穩定健康運行。” 張家聰分析稱,就結算制度而言,國內期貨市場的保證金通常是依據合約價值的一定百分比,與合約價格波動水平、持倉類型(投機/套保)相掛鉤,確保合約保證金在合理的水平內。同時,國內實行的“逐日盯市”制度,確保當日無負債。
服務實體經濟,國際化進程再加快
期貨市場發展的初心與使命是服務實體經濟,上期所積極履行這一責任,通過打造“上海價格”的同時,積極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協助全球客戶定價交易、管理風險、配置資源。
近年來,上期所高度重視產業客戶聲音,傾聽市場主體訴求,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優化交割結算機制、推出差異化保證金服務等,以提升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促進實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姚律表示,2023年上海期貨交易所和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對上期所上市的全部18個期貨品種和上期能源已上市的4個期貨品種實施了差異化保證金政策,對套期保值交易保證金比例優惠了1個百分點。此舉不僅降低了實體企業進行套期保值的成本,也降低了產業客戶進入風險管理的門檻,吸引了更多有風險管理需求的客戶參與到期貨市場之中。
同時,上期所通過豐富產品供給、優化運行機制、推動雙向開放等舉措,逐步引導境外經紀機構幫助海外客戶利用其國際化品種進行風險管理。利用上期所國際化品種完成交割更能體現“中國價格”走出國門的價值。
範頌華舉例稱,得益於上期所國際化新品種的推出迎合了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公司參與客戶數量逐年穩步增長,覆蓋區域不斷擴大,吸引了更多市場參與者。隨着上期所不斷推出新的國際化品種,越來越多的境外交易者開始關注和參與上海期貨市場。集運指數(歐線)期貨的推出對於服務運價風險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公司客戶深度參與首日交易並逐漸活躍。
據瞭解,上期所通過不斷探索用創新手段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年8月18日上市的集運指數期貨是我國期貨市場近年來最具創新性的期貨品種。這是全球首個依託我國指數開發的航運期貨品種,我國期貨市場首個服務類期貨品種,更是首個在商品期貨交易所上市的指數類、現金交割的期貨品種,同時又是面向國際投資者開放的境內特定品種。
姚律也提到,公司客戶此前參與了上期能源LU2101合約買入交割,獲得3500噸低硫燃料油廠庫標準倉單。永安期貨總部及子公司協助客戶以1月4日的LU2101合約結算價爲基準,與境內交割廠庫完成標準倉單轉讓,並與境外交收庫訂立了相應價格的提貨合同,實現跨境交收。最終,客戶將1500噸貨物在新加坡寰宇及PST油庫完成現場驗收提貨,並直接於國家船舶保稅加註。
下一步,上期所將繼續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努力打造服務型、國際型、數字化、綠色化、現代化期貨交易所,不斷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力,爲建設金融強國貢獻期貨力量。
幫企客致力於爲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瞭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
最新评论